变频器如何按工作原理分类
变频器按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几类。
1、U/f控制变频器:
U/f控制控制又称VVVF控制,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控制方式。它的基本特点是对变频器输出的电压和频率同叫进行控制,通过保持U/f恒定使电动机获得所需的转矩持件。这种方式控制电路的成本低,多用于精度要求不太高的通用变频器。
2、SF控制变频器:
SF即转差频率控制,是在VVVF控制基础上的一种改进方式。在采用这种控制方式的变频器中,变频器通过电动机、速度传感器构成速度反馈闭环调速系统。
变频器的输出频率由电动机的实际转速与转差频率之和来自动设定、从而达到在调速控制的同时也使输出转矩得到控制。该方式是闭环控制,故与VVVF控制相比,调速精度与转矩动特性较优。但是出于这种控制方式需要在电动机轴真安装速度传感器,并需依据电动机特性调节转差,故通用性较差。
3、VC控制变频器:
VC即欠量控制,足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Blaschke首先提出来的,对交流电动机的一种新的控制思想和控制技术,也是异步电动机的一种理想调速方法。
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是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分解为产生磁场的电流分量(励磁电流)和与其相垂直的产生转矩的电流分量(转矩电流),并分别加以控制。由于存这种控制方式中必须同时控制异步电动机定子电流的幅值和相位,即控制定子电流矢量。这种控制方式被称为矢量控制。
矢量控制方式使异步电动机的高性能控制成为可能。矢量控制变频器不仅在调速范围上可以与直流电动机相匹敌,而且可以直接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变化,所以已经在许多需精密或快速控制的领域得到应用。
由于在进行VC时需要准确地掌握对象电动机的有关参数进行微机运算,故VC变频器最好采用厂家指定的专用电动机配套使用。但是,随着变频调速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控制理论在现代变频器中的成功应用,目前在新型VC变频器中已经增加了“参数自调整”功能。带有这种功能的变频器在驱动异步电动机进行正常运转之前,可以自动地对电动机的参数进行辨识,并根据辨识结果调整控制算法中的有关参数。从而使VC变频器可以使用普通电动机,进一步实现了VC变频器的通用化。
- 上一篇:三菱变频器按变换频率的方法如何分类
- 下一篇:变频器按照用途分类可分为哪几种